股票
基金
債券
銀行
權證
港股
外匯
期指
期貨
黃金
員工持股模式按主體劃分為哪幾項
日期:2023-02-23 11:25:59 來源:互聯網
1.自然人股東。按《公司法>規定, 2人以上(包括2人),50人以下(包括50人)多位自然人股東分別持股,組成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股東獨立行使股東權利和承擔股東義務。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自然人股東持股份額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企業股權的變動,因此,企業均應根據這種變化辦理相應的工商變更登記。
在2000年以前,我國上市公司也有以自然人持股的方式發起的股份有限公司,如浙大海納(000925), 其4個自然人都是浙江大學的科研人員和校辦企業的負責人,體現了科技、管理人員在公司中的重要作用。另一家著名的自然人持股的公司,就是以袁隆平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上市企業“隆平高科”,袁隆平先生以379.16萬元現金投人股份公司,按1:0.65936的折股比例折為250萬股,占總股本的5%。
2.員工持股會或工會。目前國內比較盛行的是以員工持股會或工會作為社團法人持有企業股權的形式。它的常規做法是:員工持股會或工會在民政部門辦理社團法人登記,取得法人資格后作為持股主體持有企業股權并按《公司法>規定行使股東權利和承擔義務。持股員工委托持股會或工會行使股東權利和承擔股東義務,持股員工離職所產生的股權變化只在持股會、工會社團法人范圍內辦理股權申購或回購手續。
員工持股會選舉產生的股東代表,進入企業董事會和監事會,參與企業決策和監督。員工持股會的組織機構分為權力機構和常設機構,前者是員工持股會會員大會,后者是員工持股會理事會。會員大會按股份合作制形式,一人一票制表決。
3.企業法人。企業法人指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以企業形態出現,不同于社團法人。企業法人作為持股主體,就是作為投資者向改制企業投資并持有一定的股權。如粵美的管理層成立的順德美托投資管理公司成功收購粵美的總股本的22.19%,成為第-大股東。
4.持股公司。持股公司這個做法,是為有效規避《公司法》中有關公司對外投資不得超過其凈資產50%的限制,也是突破投資公司注冊資金必須在1000萬元以上的限制而設計的。深圳市政府創造性地在國內率先明確提出了持股公司的構想。《深圳市公司內部員工持股規定》第十條規定:持股公司是由持股員工共同出資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持股公司),按<公司法>作為企業法人辦理工商登記,公司章程明確注明不得從事與持股無關的其他經濟活動。持股公司對外投資可參照對創業投資公司的規定,對外投資額可以超過50%,直至100%。持股公司以法人股東身份持有本企業的股份并按<公司法>規定行使股東權利和承擔股東義務。
但是,由于《公司法>沒有明確,此間的法律障礙還是不可逾越的,在現行的條件下,沒有普遍性。
5.信托管理機構。《信托法》、 《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
證券財務分析相關閱讀
- ·真正意義上的現金流管理是什么2024-05-08
- ·平均自由現金流量與自由現金流量哪個穩定性2024-04-30
- ·過度投資屬于自由現金流量嗎2024-04-30
- ·計算自由現金流量的目的是什么2024-04-30
- ·自由現金流量可以作為選股標準嗎2024-04-30
-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什么有關?有哪些局限2024-04-30
- ·利潤指標是什么?利潤指標有什么局限性2024-04-30
- ·常用現金流和營業凈現金流有什么關系2024-04-30
- ·資產凈現金流屬于自由現金流嗎?2024-04-30
- ·籌資現金流的流入或流出有哪些方式2024-04-30
- 員工持股發展面臨的困境(四):向企業大股東
- 這種方式的融資困境與第三種方式相似。不難看出,目前我國員工持股的四種融資方式沒有一種是有效并且合法合規的。這是我國員工持股發展制約性最大的瓶頸之一......
- 員工持股發展面臨的困境(三):向企業貸款購
- 經營管理者籌集收購國有產權的資金,不得向包括本企業在內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借款,不得以這些企業的國有產權或實物資產作標的物為融資提供保證、抵押、質押、貼現等,從而基本上否定了這種方式。......
- 員工持股發展面臨的困境(二):向銀行貸款
- 《貸款通則》規定,借款人不得把銀行借款用于權益.性投資;不得用銀行借款進行股票期貨投資;銀行貸款要有足夠的擔保和抵押。......
- 員工持股發展面臨的困境(一):直接出資的
- 我國員工持股發展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其中最為重要和緊迫的問題就是融資問題。道理很簡單,沒有足夠的資金-.切都是空話!同時,如果出資方式沒有足夠的法律支撐的話,......
- 員工持股模式按主體劃分為哪幾項
- 在2000年以前,我國上市公司也有以自然人持股的方式發起的股份有限公司,如浙大海納(000925), 其4個自然人都是浙江大學的科研人員和校辦企業的負責人,體現了科技、管理人員在公司中的重要作用......